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百科

投资≠理财,到底如何定义理财?
阅读量:100     发布时间:2024-11-14 08:57:04

理财(全称“家庭理财规划”),是指根据个人家庭财务及非财务状况,运用专业知识,依托规范方法并遵循一定程序制定的一系列规划方案。最终实现个人家庭终身的财务安全财务自由

家庭理财包括八大规划:

1、现金规划

为了满足日常开支、预防突发事件,个人有必要持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短期内计划中的费用,并部分应对计划外的费用。

2、消费支出规划

个人理财的首要目的是使个人财务状况稳健合理。在实际生活中,减少个人开支有时比寻求高投资收益更容易达成理财目标。家庭大额消费支出如购房、购车以及教育支出往往对家庭生活影响较大,甚至成为家庭一定时期内最沉重的负担,有人还因还贷压力影响到生活质量,这与缺乏有效的消费支出规划不无关系。

3、子女教育规划

为实现预期教育目标所需要的费用而进行的资金管理活动。子女教育对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子女教育金是最没有时间弹性和费用弹性的理财目标。在选择教育理财产品时,不能仅从收益率方面考虑,首先应该考虑安全性,不能大量投资风险过高的理财产品,如股票。

4、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

在人的一生中,风险无处不在,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问题,如生病、伤残、亲人离世、天灾、失窃、失业等,这些意外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个人(家庭)的生活。为抵御这些不测与灾害,必须通过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做出适当的财务安排,将意外事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好地规避风险。

5、退休养老规划

据统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人和3.35亿人,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覆盖面、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中国的养老金支付能力都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社会保障与家庭养老模式已被打破,所以人们有必要在青壮年时期进行财务规划,使人们到晚年时能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终,老有所乐”的有尊严、自立的老年生活。

6、投资规划

个人财富的小幅增加可以通过减少支出相对实现,但个人财富的显著增加最终要通过增加收入来实现。工薪类收入毕竟有限,投资则完全具有主动争取更高收益的特质。正确的财富积累方式,是根据理财目标、个人可投资额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资产配置,确定有效的投资方案,使投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逐渐提高,并逐步成为个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最终达到财务自由。

7、税收规划

个人税收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和差别待遇,以减轻税负达到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8、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

家庭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但近年来,我国由法院审理的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数量逐年增长,其中很多是由于财产问题而引发的。通过理财规划可以对财产作出预先安排,对财产进行合理分配,满足家庭成员在家庭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的各种需要,避免家庭财产出现纠纷,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而从长远角度考虑,还应通过适当的遗产管理安排,确保个人意志得以延伸,实现家庭财产的代代相传

欢迎访问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