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理财百科

买银行理财注意这些,让你少掉坑!
阅读量:100     发布时间:2024-11-18 08:55:45

一般从各个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中点开银行理财界面,我们往往会看到一大堆理财产品。比如下面这张图就是我们随便截取的一个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界面。这里面大家需要注意这么几点:

首先,像上面这张图中,写着近七日年化收益的,这种基本都是货币基金或者类似货币基金的产品,时间短,一般1天或者7天,这类理财都比较安全,也几乎不太会出现负收益情况,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其次,下面这几个收益率下方写着: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年化,或者下期参考年化收益的,这些就都是净值型理财的典型特征了。也就是说,他们都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理论上是存在亏损可能的。


就比如上面这张图,在某天、甚至某个阶段也会出现负收益情况。所以和早期的银行理财相比,他们其实是没有预期收益的,一般都是产品到期后,根据产品实际市场投资回报来计算客户收益率。所以他只能当个参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营销的手段而已。


第三点:虽然净值型理财不保本也不保收益,但总体上风险还是可控的。如何识别他们的大致风险情况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查看方法,就是点开你要够买的这个理财产品,然后找到《产品说明书》这标识,点去进就能看到这个理财产品的详细介绍了。

图1



图2

比如上面这两张图,从图1是一个封闭期390天,参考业绩比较基准3.8%-4.2%的R2低风险理财产品。我们在产品说明书中可以找到“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这二项,在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投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期限在397内的短债等固收类资产,且投资比例在80%;国债期货、利率互换、非标债权等占比20%;没有权益类股票仓位,所以这类R2评级的低风险产品相对“七天年化收益率”的现金管理类产品风险会高一点点,但又比参与权益投资的要低,一般来说亏损的可能性比较低,但去年12月比较极端的利率倒挂时,也会短期亏损,但一般到期极少收益是负的。


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理财产品85%以上资金都要投资到固定收益类资产中,也就是债券资产,而投资到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则不会超过10%,所以基本相当于一个债9股1的基金产品,一般风险评级R3,他的风险比图1的要高一点点,但股市好的时候,收益会远比前2款要高。如果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的 建议选前2类理财产品。


因此,如果您自己会投资,懂债券的原理,钱短期内又用不到,那么既然3%的理财也不给保本,为啥自己不去买点二级债基呢?持有2年以上基本妥妥比银行理财收益高,况且买基金我们还能看到他们的具体底层持仓,知道这些钱到底干啥去了,心里反而会更踏实。


第四点就是,如何防范假理财

首先,我们肯定要在正规的银行APP上购买,最好不要到不知名的理财公司去购买,防止他们把产品伪装成理财,最后套取你的资金挪用到其他地方。到银行网点购买,也要核实一下是不是银行的正式理财经理。如果给您推荐的是超过6%以上收益的产品,就要小心了,这十有八九跟银行没什么关系了,不知道是代销的啥产品了?

其次,现在不少银行也会代销一些保险理财产品,大家买之前也要和理财经理问清楚,给我推荐的到底是保险还是银行理财?就算是保险也要尽量找大公司的买,比如什么平安,人寿,太平洋之类的,没听说的保险公司就算了。而且他们给你推销基本也是为了提成,并不是为了让你赚到高收益。况且买保险也推荐大家买保障型功能的,这种披着理财外衣的保险其实效率很低,说白了就是在用低成本占用你的资金而已。

欢迎访问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