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家庭蓄水池
如果我们把家庭资产比喻成一个水池,那么池子里的水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财富。
财富的本质是流动的,所以既会有进水管(收入),也会有出水管(支出)。
理财的目的就是让这个池子有足够多的水来滋养我们的生活,即让
进水(收入) >出水(支出)
02
如何让进水更多?
显然是增加进水管的水流,也就是增加收入,即“开源”。
理财观念中的收入,分为两部分
1,主动收入:靠工作挣出来的,也是人创造出来的;
2,被动收入,也就是躺赚的能力;
以往,大多数家庭是靠主动收入来供给这个蓄水池里的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认识到,家庭收入现金流的增加,可以有更多的途径。
例如开辟一个“有水的池子”,比如投资股票、基金、年金类保险,收房租来增加家庭蓄水池中进水的水源。
03
如何减少流走的水
聊完了进水池的进水,也要关注出水——
我们的日常支出通常是固定的:衣食住行、房贷车贷、子女教育、父母赡养、普通医疗等等,这是蓄水池一定会有的出水管;
那有没有可能除了固定支出以外,还有可能出现另一个出水管呢?
答案是有的,就是突发事件导致的支出,比如意外、突发疾病产生的医药费或突然身故导致的部分家庭收入终断等。
突如其来的变故可能一下子掏空家庭蓄水池的储备。
这样不可控的支出空洞,怎么堵呢?
需要一笔额外的钱进入这池子水里,堵住临时的、新开出水口,这是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的重要作用。
它就像一个阀门,及时补住出水口的同时,还可以注入一部分水量,继续保持进水量>出水量,维持一个正向的平衡。
赚钱容易守财难,我们需要兜底的风险保障,也需要积累财富,让资产实现稳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