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资产配置,我们需要先熟悉常见的理财方式才能进一步考虑怎么理财,今天就聊一聊我们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常见理财方式。
1、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是最常见的理财方式,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银行存款是对普通人来说“最安全”的理财方式,特别是4大行的存款,基本可以说是“无风险”的。
①“活期存款”,利率极低,在货币基金没有普及前,三个月到半年备用的钱可以存到活期存款里,但是现在货币基金越来越方便,活期存款就没有一点吸引力了。所以,不建议将钱放入活期银行存款里。
②“定期存款”,一般分为半年、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期,存的时间越长,对应的利率越高。年利率在2-4%左右。可以把钱分为若干份,买入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这样就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有一笔钱到期,以免突发状况用钱时将定期存款改为活期存款而带来的利息损失。
2、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是近几年新的理财产品,最常见的就是“宝宝”类理财产品,我们可以理解为大家“众筹”把钱存银行,大家的钱放到一块,因为量很大,所以就有了和银行议价的能力,所以虽然像活期存款这么便捷,但是利率比活期存款要高几倍,年利率约为1.5-2%左右。一般来说,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可以放到货币基金里。
3、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就是大家集资给基金公司,公司再拿钱去买各类债券。债券基金要求债券占比在80%以上,股票占比在20%以下,所以波动相对来说不是太大。特别是“纯债基金”、“超短债基金”相对来说更加安全,但收益会更低一些。长期来看债券基金年利率约在3-5%左右。普通人可以把大部分资金,特别是养老资金分开放进不同的债券基金里。
4、股票基金
股票基金,顾名思义就是“买股票”的基金,大致可分为“指数型基金”、“主动型基金”。
①、“指数型基金”: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指数型基金虽然会跟随大盘出现幅度较大的波动,但只要指数存在,资金就不可能归零,因为基金会购买许多支股票,哪怕有几支股票暴雷,对总体的影响也不是致命的,所以巴菲特说:“指数型基金是普通人投资的最佳选择”。短期来看,指数基金波动要比债券大得多,但长期来看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率也高得多,约在8-10%。普通人可以把3-5年不用的钱投到指数型基金里。
②、主动型基金:是以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来购买股票,而且这种基金的费用要比指数型基金的费用高得多。这个比较看重基金经理的水平,每年都会看到许多主动型基金大幅跑赢大盘,但你拉长看,能连续5年跑赢大盘的主动型基金经理屈指可数。所以,我不建议购买主动型基金。
5、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因为股票良莠不齐,特别是现在注册制的施行,股票操作将会更加困难,不建议没有经验的投资者购买股票。
6、其他:
①、期货:风险高,难操作;
②、私募基金:100万起投,需要300万资产证明,私募基金良莠不齐,风险大,普通人不容易触及;
③、信托:100万,甚至300万起投。
以上几种理财方式普通人不容易触及,这里就不在展开讨论了。
总体来说,普通人资产配置就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型基金”,根据自己的抗风险能力给予不同的比例,只要你不想着“一夜暴富”,都会在资本市场慢慢的富起来的。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