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板块来看,多个行业板块跌幅惨重。专业服务、游戏、电池、光伏设备、工程咨询服务等板块跌幅均超过 11%。券商、金融科技板块尾盘走弱,华西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首创证券、中金公司等 20 余股跌停。中信证券成交额达 400 亿元,东方财富日内成交额突破 900 亿元,持续刷新 A 股个股最高单日成交额纪录。传媒、新能源、地产、白酒行业跌幅居前,宁德时代跌近 15%。
此次股市暴跌可谓影响广泛,两市全天成交近 3 万亿元,资金流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主力资金尾盘持续净流入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国防军工、通信、环保等板块,净流出房地产、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有色金属、传媒、银行板块。这样的暴跌行情,让投资者们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与困惑,究竟是技术性回调还是踩踏出逃,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前期股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积累了较大的涨幅。例如,沪指从 2689 点止跌后,短短 10 个交易日涨到 3674 点,涨幅惊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为了落袋为安,纷纷选择卖出股票,引发了抛压。就像比特币涨至 67500 美元后,获利回吐可能会限制其涨幅一样,股市中的获利盘回吐也给市场带来了下行压力。据统计,短期 A 股连续逼空暴涨之后,积累了大量获利盘,这些筹码的卖出,给二级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抛压。
外围市场的下跌对 A 股产生了明显的拖累。港股市场在此次暴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前一天港股已经下跌了 9.41%,10 月 9 日盘中又下跌了约 2%。港股的大幅下跌不仅影响了 A 股投资者的信心,也加剧了 A 股的下跌趋势。此外,美股中概股的下跌也对 A 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际市场的波动就像一场传染病,一旦有人感染,就会迅速蔓延开来。
一方面,内资资金出现大量流出。8 日内资流出超过 2200 亿,9 日继续大量流出,又流出了超过 1500 亿元。主力资金近期疯狂出逃套现,比如昨日净卖出 2100 多亿,今日开盘 1 小时又卖出了 1000 多亿。大量资金砸盘,导致股市下跌。另一方面,新增资金入市缓慢。虽然有观点认为今日的放量大跌是“倒车接人”,会有增量资金入场,但实际上新股民入场的速度相对较慢,未能及时弥补内资资金流出的缺口。
市场对政策的预期未达,也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首先,宏观经济数据不好,比如 GDP、CPI 等,都没能达到市场预期,这让投资者们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政策就像市场的指挥棒,一旦发生变化,市场就会跟着变化。而此次政策调整未能满足市场预期,让投资者对未来的经济走势产生了担忧。例如,市场原本期待美联储会在年底前实施大幅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改善和通胀压力的上升,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概率骤降,这一转变给全球股市,尤其是我国 A 股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有观点认为此次暴跌可能只是市场的正常调整,新的机遇或许即将来临。从科技创新板块来看,半导体产业链反复活跃,国民技术、捷捷微电等涨停封板,中芯国际涨超 10%;华为概念股延续涨势,润和软件、拓维信息等涨停。双创 50ETF(159782)年初以来涨幅逾 25%,沪硅产业、中芯国际、卓胜微等领涨。在未来 AI 产业浪潮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背景下,科创板以其显著的硬科技属性、高研发投入强度、优秀的出海能力以及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等优势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随着 2024 年经济基本面的复苏,科技板块有望迎来修复。回调或是“上车”好时点,科技创新等板块仍具潜力,未来可能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推动市场反弹。
然而,也有不少人指出此次暴跌可能是踩踏出逃的开始。前期获利盘回吐压力巨大,国庆节前 A 股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部分投资者在达到预期收益目标后选择落袋为安,这种获利回吐的行为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抛压。特别是在市场上涨到一定高度后,投资者的心态变得更加谨慎,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集中抛售。外围市场的拖累也不可忽视,港股在近期一直处于下跌趋势,10 月 8 日下跌 9.41%,10 月 9 日盘中再度回落。由于 A 股与港股市场联系紧密,港股的持续下跌对 A 股投资者的情绪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部分资金从 A 股市场流出,以规避风险。美股中概股下跌也使得 A 股市场中相关板块的股票在开盘时就面临较大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下跌。资金面变化方面,内资资金流出严重,8 日内资资金流出超过 2200 亿元,10 月 9 日上午两个小时继续流出超过 1500 亿元。新增资金入市节奏缓慢,未能给市场带来有效的资金补充。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能引发踩踏出逃。
短期内股市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方面,市场情绪仍较为脆弱,获利盘回吐压力和资金流出的态势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将对股市形成一定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部分板块的活跃表现,如半导体、华为概念股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情绪。然而,这些板块的上涨能否持续并带动整个市场反弹仍有待观察。此外,外围市场的走势也将对 A 股的短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港股和美股继续下跌,A 股可能会受到进一步的拖累;反之,如果外围市场企稳回升,A 股也有望跟随反弹。
中期来看,股市走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基本面的复苏情况将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经济能够持续复苏,企业盈利改善,将为股市提供支撑。政策方面,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对股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政策继续保持宽松,将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和上涨。此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因素也将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例如,随着 AI 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推进,相关板块有望继续表现强势,带动市场上涨。
从长期来看,股市的走势取决于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未来经济增长的质量将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股市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反映。长期投资者可以关注具有核心竞争力、业绩稳定增长的优质企业,通过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然而,无论短期、中期还是长期,股市走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应保持理性,不要被市场情绪所左右。在投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基本面、政策变化、市场情绪等。同时,投资者也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如投资债券、基金等;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股市投资,但应注意控制风险,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投机。